10月22日,科创板首日上市的N中自,开盘后股价不仅没有暴涨,反而急速下跌,直接破发,盘中一度跌近17%,截至记者发稿时,N中自跌2.19%,报69.35元。N中自发行价为70.90元。
据中自科技的招股书,作为燃料电池催化剂第一股,其实目前公司主营业务、主要产品是应用于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机动车尾气处理环保催化剂。
相关报道 10月22日,被称为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第一股”的中自科技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。上市首日,中自科技破发,截至发稿,跌超6%,报66.49元。
招股书显示,中自科技本次发行价70.90元,发行数量为2150.87万股,此次上市的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。
公司募集资金15.25亿元,投向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园区、汽车后处理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、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能力建设项目等。(来源:第一财经)
又现上市首日破发!中自科技盘中一度跌17% 定价过高还是成色不足?
科创板中自科技今日(10月22日)上市,开盘后一度跌超17%,最低价为58.88元。截至午间收盘,中自科技跌超6%,成为建龙微纳之后,科创板第二个破发股。
中自科技上市即破发,抖客网,是因为定价过高还是成色不足?
从发行市盈率来看,中自科技70.9元/股的发行价似乎并不高,该公司发行市盈率为27.9倍,最新行业市盈率为49.68倍。
从成色上看,由于研发出了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小试样品,还是我国首家进入国际氢能委员会的催化剂生产商,上市前,中自科技便顶着“燃料电池催化剂第一股”的光环。但据其招股说明书,其实目前公司主营业务、主要产品是应用于各类天然气车、柴油车、汽油车和摩托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,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业务仍在探索阶段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申万宏源中自科技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最终获配股份数量为203.95万股,获配金额为1.45亿元(含新股配售经纪佣金)。按照中自科技截至发稿的最低价(58.88元)计算,董监高参与配售最多浮亏近2500万元。
不利因素:业绩下滑 对手强大 成本上升
中自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,2021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严重受挫:营收同比下滑54.61%;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81.76%、86.31%。业绩下滑主要系下游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受年初油气价差缩减、上半年国五柴油重卡冲量销售等短期不利因素影响所致。截至本上市通告书签署日,公司天然气车催化剂的销售情况仍未见明显改善。
从规模上看,中自科技近年来营收仅在10-30亿元间,而其主要竞争对手巴斯夫、庄信万丰、优美科等占据了环保催化剂市场绝大部分份额,其环保催化剂产品2019年营业收入就已在百亿元以上。
另一方面,公司也面临成本大幅上涨的潜在压力。据其招股说明书,2020年,铂、钯、铑等铂族贵金属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高达80%。这些金属是环保催化剂的生产和研发所必须的主要原材料之一,在全球属于稀缺资源,国内铂族金属资源匮乏且严重依赖进口,因此价格高昂且其价格变化快、波动大。
中自科技坦承,公司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铂族贵金属价格高昂,对公司造成了显著的资金压力。若铂族贵金属价格大幅上涨,其经营业绩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;但若其价格大幅下跌,公司也不好过,存在存货减值风险。
不过,输在起跑线并不一定会输掉整场比赛,科创板上一只首日破发新股,已经较发行价上涨3.6倍。该股为科创板吸附类材料公司建龙微纳,其发行价43.28元,上市首日收跌2.15%至42.35元,即使以当日最高价(44.88元)卖出,中一签也仅赚800元。但此后,建龙微纳股价迅速拉升,并成功“逆袭”。
原标题:【哭了!N中自上市首日破发 打新股中签还要亏钱!】 内容摘要:新股 中签稳赚不赔? N中自 中签股民只有苦笑了。 10月22日,科创板首日上市的 N中自 ,开盘后股价不仅没有暴涨,反而急速下跌,直接破发,盘中一度跌近17%,截至记者发稿时, N中自 跌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jc/31248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